稅務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法人或自然人)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或遞延納稅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
近30年來,稅務籌劃在許多國家都得以迅速發展,日益成為納稅人理財或經營管理決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許多企業、公司都聘請專門的稅務籌劃高級人才或委托中介機構為其經濟活動出謀劃策。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納稅人在法律允許或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所取得的收益應屬合法收益。
節稅
顧名思義,就是節減稅收。是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政策導向性,采取合法手段減少應納稅款的行為,一般是指在多種營利的經濟活動方式中選擇稅負最輕或稅收優惠最多的而為之,以達到減少稅收的目的。
避稅
避稅是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漏洞、特例或者其他不足之處,采取非違法的手段減少應納稅款的行為。這是納稅人使用一種在表面上遵守稅收法律法規,但實質上與立法意圖相悖的非違法形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避稅被稱之為“合法的逃稅”。避稅具有非違法性、策劃性、權利性、規范性和非倡導性的特點。
逃稅與偷稅
逃稅是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律法規,采取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的行為。偷稅是指“納稅人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
節稅屬于合法行為,避稅屬于非違法行為,逃稅、偷稅屬于違法行為。節稅是順應立法精神的,是稅法允許甚至鼓勵的。稅務籌劃也不是僅指表面意義上的節稅行為,稅務籌劃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服從于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因此,企業稅務籌劃的最終目的應是企業利益最大化。
那么企業如何做好稅務籌劃呢?
做好企業的稅務籌劃,前提是要合理合法。做稅務籌劃的時候,首先要做好稅務籌劃的頂層設計,其次需要提前設計,再然后就是要合理合法做好稅務籌劃,最后就是做稅務籌劃的時候要充分運用專業知識。
稅收策劃這個活動,在西方市場經濟活動中,有皇冠上的明珠之美譽,強調企業要把稅收當做和原材料、人力資源等成本一樣,作為企業的一個日常的生產經營成本進行管理。
其本質是一個對稅法進行合理有效運用的理財活動,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和個人的經營成本,其目標不單是稅負的最小化,而是追求稅后利潤的最大化或者股東財富最大化。就稅收策劃操作實踐來看,要想取得好的策劃效果,要保證策劃方案能落地,不僅要就稅論稅,做好自身的策劃,還要考慮到交易中其他方的利益,還要考慮到稅收之外的因素和影響,要結合經營活動,從戰略規劃的角度,做深層次的策劃。
稅收策劃要把握綜合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守法性原則和事前性原則。稅收策劃將財政、稅收、財務、法律、管理、經濟等多方面知識融合在納稅活動中,有其復雜性和操作難度。納稅人要注意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自下而上進行稅收策劃.